本網訊 持續咳嗽了9個月,竟是染上了“肺吸蟲”。近日,一名貴州籍患者給廣大市民提了個醒,日常飲食中,切勿貪戀“生食”。
該患者于2020年6月在原籍醫院治療過肺結核,后病情基本康復,之后便來到紹興務工。9個月前,其突然出現咳嗽不止的情況,到務工所在地的醫院治療,經過胸部CT等醫學檢查,未發現明確病因。本月初,患者再次出現咳嗽不止,且日漸嚴重,于是來到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紹興市立醫院)求治,醫學檢查發現患者已經出現左側胸腔積液明顯增多的現象,該院門診以“包裹性膿胸”收住入院。
入住該院胸外科后,該科室何斌軍主任團隊為患者進行了一次手術,術后病理切片發現左側胸腔肉芽腫性炎伴大量壞死,見散在寄生蟲卵,進一步檢查后確診為肺吸蟲病。
據悉,肺吸蟲病,又稱肺并殖吸蟲病,或肺蛭病,是因為肺吸蟲在體內寄生繁殖所致的急性或慢性寄生蟲病。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肺吸蟲囊蚴的蝲蛄、小龍蝦、溪蟹、沼蝦等感染。肺吸蟲主要寄生于人或哺乳動物的肺,也常在腦脊髓、腹腔和皮下組織,造成相關損害。門診中,何醫生曾遇到吃生蠔、醉蟹、生魚片等感染肺吸蟲病的患者,因為腌制、醉釀等處理方式不能殺死肺吸蟲,只有經過100℃高溫沸水煮透才能殺死。
何醫生建議,雖然現在生態環境好了,但直接飲用井水還是不安全的。此外,海鮮、河鮮等處理時最好將腮處理干凈,并且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目前正是吃螺螄、田螺等的季節,提醒市民千萬要煮透,不要因為貪戀爆炒的鮮嫩而沒有達到火候。家中加工食品時,最好做到生熟分開,完成后要徹底清洗刀具、器皿、砧板等。
作者:記者 潘秀瑋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沈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