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在紹興第二醫院內分泌代謝科門診室,進來一位坐著輪椅、表情痛苦的病人。坐診的主任醫師張穎檢查發現,求診者的左足跖趾關節、踝關節又紅又腫,是痛風發作。
果然,病人下一句就說:“醫生,我痛風又發了?!睆埛f進一步了解情況,原來,這位病人今年65歲,患痛風已有十五六年了。這十五六年來,他的痛風多次發作,疼痛的關節越來越多??杉词惯@樣,他還是扛著不來醫院。
“你平時發作時是怎么處理的?”張穎問道。只見病人掏出兩盒藥,說第一次痛風發作時去過醫院,醫生開了這兩種藥,一種止痛,一種治療痛風,后來每次發作,他就到藥店買這兩種藥?!耙郧俺运庫`的,可這次不管用了,痛得實在受不了?!彼f。
張穎了解到,病人年輕時喝酒比較多,現在平時也愛喝一點兒,而除了痛風,他的血壓也有點高,半年前因尿路結石到急診科就醫過。
據介紹,所謂痛風,就是急性發作的關節炎,常因病人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而引發的一種疾病,痛風的發作與高尿酸血癥密切相關。
“痛風急性發作時吃點藥,不痛就不管了,這是誤區?!睆埛f告訴記者,像這樣知道自己是痛風,但多年不就醫,疼痛難忍了才來醫院看的病人還不少,“痛風一旦發作,應該及時去醫院接受正規治療,若不重視,痛風發作會更加頻繁。高尿酸血癥還會損害心臟、腎臟等人體重要器官,如尿酸結晶沉積在腎臟,可引起腎結石、腎功能減退?!?/p>
據了解,420umol/L是高尿酸血癥的通用診斷標準,4月20日作為“全民關注痛風日”也源于此,醫生提醒公眾預防高尿酸血癥以及后續可能出現的痛風等危害。
張穎表示,臨床上約有10%的高尿酸血癥患者會發展為痛風,痛風是否發作與遺傳基因、飲食、生活方式等密切相關,“每個病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提高就醫意識,制訂降尿酸的診療方案,大部分痛風是可控的?!?/p>
高尿酸血癥作為痛風發生的基礎,大部分患者在痛風發作前會有一定誘因,而高嘌呤飲食是最為常見的誘因。張穎建議,改善生活方式是預防痛風發作的基礎,日常注意清淡飲食,戒酒,多喝水,嚴格限制動物內臟、海產品等高嘌呤食物的攝入,還要適當運動,控制體重。
作者:記者 嚴竹萍編輯:沈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