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個高質量發展科技成果轉化“金谷聯盟”在廣州大學城成立
日期:2023年07月12日

番禺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區委人才工作局局長唐力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文曦,區二級巡視員林偉長,副區長、區企業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夏堅,廣州大學城12所高校,廣州金控集團,廣州市、番禺區有關職能部門,創投機構,廣州大學城管委會有關領導及各高校學生代表等參加了成立大會。
會上,廣州金控集團與廣州大學城管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廣州大學城12所高校、創投機構共同簽署“金谷聯盟”合作備忘錄,有關領導為廣州市高質量發展科技成果轉化“金谷聯盟”揭牌;來自青藍大賽、廣州大學“三創營”眾創空間、華南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4個項目團隊進行了項目路演,與創投機構搭上“雙向奔赴”的溝通橋梁。

簽署合作備忘錄
集聚優勢資源 撬動強勁發展動能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賦予廣州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的使命任務,指出要“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強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近期,廣州市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浙江福建等地進行考察,深入探尋兄弟城市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破難題、激活力的生動實踐,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州實踐。

揭牌
“金谷聯盟”的成立高度契合廣州大學城科創發展規律和科創生態需求,為進一步完善廣州大學城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城送來“及時雨”、注入“強心劑”。
“金谷聯盟”探索“1+12+N”多方強強聯合的多元化合作模式,充分發揮廣州金控集團現代金融業產業鏈、醫療健康產業鏈雙鏈“鏈主”企業優勢,挖掘廣州大學城12所高校豐富的創新資源,整合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科研院所及孵化器等系統資源價值,提出“五個一”重點措施,通過引進一支定向天使基金、設立一支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創建一個創新創業大賽、搭建一個科技成果轉化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開展一系列校企產學研合作等,搭建高效、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從多方位為大學城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保駕護航,助推廣州在“再造一個新廣州”工作部署中開新局、建新功。 深挖創新寶礦 打造成果轉化高地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地區,番禺區高度重視科創高質量發展工作,高站位推動實施《廣州大學城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總體方案》,高能級升格設立正處級事業單位廣州大學城創新創業促進中心,高規格舉辦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打造“青藍國際創新創業計劃”IP品牌,持續激發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潛力,全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路演
據了解,“青藍計劃”自2017年啟動以來,累計吸引海內外215家高校的2600余個創新項目參與,引進青藍項目669個落戶扎根番禺,近80家“青藍”企業獲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認定,形成了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的良性發展格局。其中,超500個優質青藍項目落戶到廣州大學城這片科技創新的“良田沃土”。
廣州大學城匯聚了大灣區綜合實力最強、科研水平最高、學科最齊全的12所高校,高端人才匯集、科技成果聚集,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強“動力源”,是廣州、番禺創新發展的“智核”,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金谷聯盟”與“青藍計劃”的珠聯璧合,進一步完善了廣州大學城雙創生態體系,將在更高格局、以更大力度推動建設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新興產業發展集聚地、科技成果轉化主陣地。
展望光明未來 厚植產教融合沃土
今年以來,乘著科技自立自強的東風和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搶借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國家未來產業科技園落戶之機,廣州大學城健全“項目產業化高校行”工作機制,積極組建廣州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專班,聯合創投機構、產業園區、重點企業等深入暨大、廣工、廣大等高校挖掘可轉化、待轉化的科技成果項目,全鏈條開展成果挖掘、轉化、服務工作,籌建廣州大學城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首期征集到高校科技成果項目2332個。在廣州大學城這座寶礦中,這樣“待字閨中”的種子項目還有很多,等待進一步被挖掘、被開發,進而被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社會生產力。
此次“金谷聯盟”的成立,是番禺區“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推動“四鏈”共進互促、聯動發展的良好開端。
在未來,番禺區、廣州大學城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省委“1310”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創新第一動力,把“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放在重中之重,扎扎實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工作任務落地落實,補齊科創金融服務短板、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高速通道”,推動將廣州大學城豐厚的科研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勁發展動能,為高質量打造世界一流大學城、建設番禺“智造創新城”再造新優勢、催生新動能、開創新局面。
文檔:
上一篇:羅氏集團(香港)、超捷織造(深圳)有限公司領導一行蒞臨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參觀交流 下一篇:開展活力校友課堂,推動校友經濟發展——星海數字家庭基地&廣工數媒系校友分享交流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