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際創新城智慧產業創業孵化器
一、基本情況
廣州國際創新城智慧產業孵化器是由中國大數據和智慧城市研究院華南分院(以下簡稱“大數據院”)承擔建設運營,聯合12所大學,主要面對以大學城學生為主的社會青年群體進行智慧產業領域的創業孵化,以創業孵化、創業展示、創業輔導為核心特色服務。孵化器2015年重點建設創業輔導中心、創業孵化中心、創業展示中心三大板塊,打造高校自主創新創業平臺,提供全產業鏈條智慧產業孵化服務,促進區域智慧產業聚集。
廣州國際創新城智慧產業孵化器搭建眾創咖啡平臺以“孵化+基金+活動+咖啡”模式開展活動,輻射到12所高校,孵化器已設立廣州股權交易中心青創板工作服務站,為創業團隊提供投融資對接平臺。
圍繞“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孵化基地通過智慧產業孵化、創業導師團、教育培訓、智慧產品展示等多方面的合作,并以語聯網、3D打印設計、進口商品物聯網體驗新模式、眾創咖啡模式,更貼近創業團隊,為創業團隊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創業指導。
二、入孵項目優惠措施及服務平臺
(一)天使投資開放平臺
(二)項目孵化培育平臺
(三)推薦股權交易中心大學城青年創業板
(四)配套優惠服務
1.創客導師服務:依托大學城12所高校優秀導師資源,孵化器提供以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一的方式對創業者進行定期的創業輔導,創客導師團隊將對有潛力的創業團隊進行全程輔導,包括技術完善、商業模式梳理、市場開發策略、品牌打造以及資本對接。
2.資金支持服務:通過與銀行、天使投資機構、相關協會機構等金融組織的溝通與合作,實現創業項目與各種金融服務機構的對接包括提供小額股(債)權投資服務,提供投、保、貸一體化融資服務。同時推薦優質項目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設立產業基金等,建立“孵化創投”+“融資服務”的雙維投融資服務體系,幫助創業團隊解決投、保、貸等一系列金融服務問題,拓展企業多途徑融資渠道。
3.孵化支持服務:智慧產業孵化器根據其平臺運作特點,建立 “投資者+孵化器+創業項目” 新型孵化模式。由投資者委托孵化器作為第三方監管平臺,加強對創業項目的資金、財務服務與管理。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對創業項目(占股不超過50%,500萬元以內)進行投資。一年內,孵化器承諾對投資者按保本回購股份。
4.創業培訓:孵化器將對優秀創客項目成長提供一系列創業培訓、沙龍等多形式的培訓、輔導,包括解讀創業政策、創業融資、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免費創業培訓,陪伴創業團隊一路成長。
5.一站式服務平臺服務:對優秀創客團隊提供工商注冊、財稅管理、產品認證、知識產權申報、技術轉移、人力資源管理等一站式服務。
三、優秀孵化案例
(一)廣州逸旅互聯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逸旅互聯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進入孵化器前團隊僅8人,進入孵化器后團隊發展至20人。逸旅行是一家以線路創意為核心競爭力的公司,經過三多年的積累,逸旅行已成為眾多愛旅人士心中的知名旅游品牌,為無數愛旅人士提供了許多與眾不同的創意旅行資源,如旅行的住宿在當地貴族的城堡,公爵與伯爵府邸做客,私人莊園和私家奢華俱樂部,以及電視臺、跨國企業的拜訪培訓,游艇的私人定制,直升飛機和林保堅利等豪華座駕等等,都能讓愛旅人士享受一次與眾不同賦予創意的人生體驗。
公司已在青創版成功掛牌,預計2015年營業收入將突破100萬元。
(二)廣州一瞬間互聯網服務有限公司
廣州一瞬間互聯網服務有限公司開發模式以“快、精、創、準”為特色,做到“以客為本,以創新為目的”。公司專注于App開發等移動互聯網相關領域,通過嚴格管理規范和專業化服務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手機App研發服務,主要業務包括:手機App開發,Android軟件開發,iPhone/iPad軟件開發,WP軟件開發,HTML5研發等。
該項目進入孵化器前,一直無法解決團隊辦公場地問題。進入孵化器后,在孵化器的大力支持和專業輔導下,順利完成了工商注冊、互聯網經營許可證申請,并針對團隊存在的問題,舉辦了多次的專業培訓,同時孵化器將南站交通運輸服務綜合平臺資源等信息提供給該團隊,推動項目的落地實施。該項目進入孵化器僅兩個月時間,團隊已由原來的10人發展至18人。公司目前已實現盈利,并開發了20個創新的APP(待受融資)。孵化器下一步將該項目推薦至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
(三)廣州一絲博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一絲博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運營互聯網圖書館,公司意在為高校大學生搭建一個提供服務與信息交流的平臺,主要業務為二手書籍、暢銷書籍的借閱及購買、學霸筆記的出售、英語四六級資料的出售等,滿足高校學子需求的同時,實現項目的盈利。該平臺曾經榮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級和院級創新項目獎學金。目前,平臺瀏覽量已達5萬人次。
進入孵化器前,該項目為辦公場地問題困擾了兩年,一直無法解決團隊辦公場地問題和倉庫等。該項目進入孵化器后,在孵化器的大力支持和專業輔導下,順利完成了工商注冊、互聯網經營許可證申請,孵化器還針對團隊存在的問題,提供倉儲、辦公、會議等支持。同時,將12所高校資源等信息提供給該團隊,推動項目的落地實施。
該項目進入孵化器三個月時間,團隊已由原來的3人發展至10人,完善團隊架構。項目目前已達到勤工儉學的目的。孵化器下一步將該項目推薦至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